一貫道

一貫道圖冊

一貫道又名中華道德慈善會,是中國流傳最廣、勢力最大、危害最嚴重的一個反動會道門組織。發(fā)源于清末光緒年間的中國大陸、在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期間成為帝國主義與國民黨反動派掌握和利用的工具,是欺騙與陷害落后群眾的封建迷信組織,在1950年被中國政府取締。

21世紀初發(fā)展成為主要興盛于臺灣的宗教信仰,在香港亦有流傳,稱為天道佛堂,而在有不少臺灣移民的地方亦設有道場,稱為佛堂。[1]

起源

起源于明朝中葉,盛(蘇軾的詩有哪些?蘇軾被我們熟知的詩有《題西林壁》、《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、《水調歌頭》、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和《題領巾絕句》等等。)行于明末清代。最早的教派是明朝的“羅祖教”?!傲_祖教”是一個從佛教的旁門左道滋生出來的異教,由山東即墨縣豬毛城一個叫羅孟鴻的人創(chuàng)立,他詭稱自己的初祖是佛教的禪宗,抄襲佛經和神話傳記,編撰成“龍經”《五部六冊》,作為傳教的主要經典?!傲_祖教”以后又繁衍、分裂出“先天道”、“老爺道”、“歸根道”、“三花道”、“西華堂”、“東震堂”等。

清末王覺一借用《佛說皇極金丹九蓮證性皈真寶卷》及《開示經》中的偈語,建立“東震堂”,接續(xù)先天道統(tǒng)。以無生老為信仰主神,標榜彌勒佛三陽信仰,并以儒家為中心,主張三教合一;在形式上,夾雜著中國古老的讖緯圖說;在組織上,無出家之說,而由俗家信眾求道后稱為道親。

1882年,山東青州人劉清虛接手“東震堂”,傳至路中一(道中稱其為第17代祖師)時,取《論語》中“吾道一以貫之”,改名“一貫道”。路中一自稱“彌勒佛”下凡,在山東濟寧一帶傳道十余年。

1925年路中一死,1930年,其弟子張光壁篡奪了一貫道的掌道權,把總壇設在濟南,派人到全國各地“開荒”建壇。[2]

解放前被稱為第十代師母的孫素珍圖冊

1933年,舊軍人出身的一貫道點傳師栗春旭被張光壁派到北平“開荒”辦道。栗春旭很會爭取上層人士,當時加入者多是軍閥和失意政客,有曾任袁世凱政府財政部長的周子齊、軍閥唐天喜等。

日寇侵華期間,日軍認為一貫道宣揚的“萬教歸一”,“吾道一以貫之”等符合日本統(tǒng)治者所謂儒佛神道的精神統(tǒng)治需求,于是將一貫道作為麻痹民眾,為其侵略擴張服務的工具加以扶植和利用。為了尋求支持,張光壁也迎合日寇,大小漢奸紛紛入道。

1939年1月,張光壁在北平市北新橋財神廟2號設立一貫道總壇。至1946年前后中層以上壇已達1360余個,家庭佛壇無數,道徒20余萬人,成為當時北平地區(qū)最大的反動封建會道門組織。

1947年解放前夕,張光壁攜家離平逃往四川成都后病斃,其子張英譽與孫素珍相互爭奪道權,一貫道從此分為“師兄派”和“師母派”兩大陣營。北平道長張五福追隨“師母”孫素珍,他要求北平的道徒效忠?guī)熌?。孫素珍不甘心北平的道務落入不迷信的共產黨的手上,于是制訂了“撤銷佛像,化整為零”的隱蔽策略,并于1948年從四川派了一名姓白的點傳師潛入北平,協助張五福以開辦“懺悔班”的名義,召集大小道首傳達“師母”旨意,轉移佛堂,藏匿財產,抵抗共產黨。一貫道成為了一個徹底的反動政治組織。[2]

被鏟除經過

1950年1月24日,中共中央發(fā)出指示,開始在新解放區(qū)實行土改運動的準備工作,孫素珍傳出“母訓”,不許道徒入農會,對抗農村土地改革。

一貫道被取締圖冊

朝鮮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一貫道散布“第三次世界大戰(zhàn)快起來了,美蔣軍要來北京,八路軍要完了”等言論。在一貫道散發(fā)的反革命傳單中,公然號召道徒反抗人民政權,孫素珍還給道徒們封官許愿:一貫道的首領即是將來的真主,點傳師都將任縣長以上職位。張五福則拋出一篇名為《指路燈》的秘密鉛印件,指示各壇“當進則進,當犧牲則犧牲”。在此煽動下,有的道首號召道徒不惜以武力對抗人民民主專政的打擊,一些壇主還組織道徒練武,購買 槍刀等,只待道長一聲令下,進行武裝暴亂,夢想復辟。

1950年10月10日,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一貫道屬于反動會道門組織,宣布予以取締和打擊。

1950年12月18日,北京全市統(tǒng)一行動,130名一貫道首要分子幾乎同一時間內被逮捕。北京取締一貫道工作歷時兩個月,先后逮捕反動道首381人;槍斃反動道首42人;登記點傳師720人,壇主4775人,“三才”663人;聲明退道者178074人;封閉大小壇1283個。北京的一貫道從組織上和思想上被徹底摧毀。12月20日,中共機關報《人民日報》發(fā)表《堅決取締一貫道》的社論。[2]

在臺灣的發(fā)展

1948年后,大陸的一貫道信徒開始到臺灣傳道,一度獲得迅速發(fā)展,但1953年被臺灣當局以一貫道“涉及迷信及妨害地方治安”為由,進行取締或打擊,但并未能完全阻止其進入地下活動。

1987年,臺灣當局解除對一貫道的禁令,一貫道因此獲得迅速發(fā)展,影響力迅速擴大。到2000年,一貫道道場達3124個,居臺灣各宗教的第四位;教職人員2281人,信眾84.5萬人。另設有34所學校,29所醫(yī)療機構,30個出版社。

組織機構

一貫道在北京設立總壇,下設了成百上千個分壇和家壇,每個壇都設有壇主、點傳師和“三才”。

抗戰(zhàn)期間,因為發(fā)展太快,張五福感覺難以掌控,于是重新排序,把全市道壇按照“七善”分為“孝”、“悌”、“忠”、“信”、“禮”、“義”和“廉”七大壇。每個大壇設一個“善長”,并且配有壇主、點傳師和三才在內的“一套班子”?!吧崎L”負責管理下一層的道壇。

“七善”又被劃成八個中心,每個中心設一名“代表”。這樣,七個“善長”和八大中心“代表”幫助張五福掌管全市的道務。[3]

理論基礎一貫道標志,以母親的母字轉化而來圖冊

雖然一貫道取孔子“吾道一以貫之”之意,稱自己為天地萬物之根源,道統(tǒng)自三皇五帝、文武周公、孔顏曾孟一脈相傳,但它同時又“五教合一”。因此一貫道就是一個多神教,它將耶穌基督、釋迦牟尼、穆罕默德、孔子、老子五教教主,都作為自己的教主。所以,一貫道中既信奉基督教、伊斯蘭教這些一神教之神,也信奉佛教、道教、儒教這些多神教之神。儒教中的師徒孫孔子、孟子、子思;道教中玉皇夫婦,佛教中從佛祖到彌勒佛、觀音菩薩,包括三國人物關公,都是一貫道的神。

一貫道還是有著至高無上的神“無極老母”。無極老母是道的最高化,以及道的人格化。一貫道認為道生五神,無極老母的五個兒子就是佛儒道基回的教主,這五個兒子創(chuàng)立了他們宗教系統(tǒng)。

一貫道是“拿來主義”者,它沒有自己的經典,五教經典就是一貫道的經典。其中包括佛教的《金剛經》、《壇經》;儒教的《四書五經》;道教的《道德經》、《清凈經》、《莊子》、《列子》;基督教的《新約全書》、《舊約全書》;回教的《古蘭經》。信仰一貫道無需出家,道徒間互稱道親。[4]

教義 歷史教義臺灣最大的一貫道場圖冊

一貫道訓稱:人有十條罪,勸一人入道可立一功,贖一罪,多立功,多贖罪,入道者要勸親友人道,道徒不勸道就是心不誠。這聽起來多少有些像是當今的傳銷和賣保險,先把自己的親朋好友拉下水。

一貫道的大小壇主多是城鎮(zhèn)富豪、惡霸權勢、鄉(xiāng)村地主富農等,為了多“渡人”,他們散布“入道避災免禍”、“死后冬不挺尸夏不臭”等迷信謊言,并利用手中權勢強迫群眾人道。

道徒們一人道便成為斂財的對象,“入道費”、“功德費”、“行功費”、“獻心費”、“盡孝費”、“免冤費”等費用五花八門。僅入道時每人交的“功德費”一項,就合十幾斤白面。當時北平市共有20多萬道徒,“功德費”聚合起來就有5萬袋白面,大多落入少數道首賬下。[3]

當代教義

當代臺灣一貫道以“敬天地,禮神明,愛國忠事,敦品崇禮,孝父母,重師道,信朋友,和相鄰,改惡向善,講明五倫八德,闡發(fā)五教圣人之奧旨,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,洗心滌慮,借假修真,恢復本性之自然,啟發(fā)良知良能之至善,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,挽世界為清平,化人心為良善,冀世界為大同”為口號。

與其他宗教的關系

一貫道僅在臺灣及海外華人中傳播,在華人信仰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。

一貫道與道教:由于臺灣道教的民俗化與巫術化,除了部分堅持道教信仰正統(tǒng)性的臺灣道教組織,一部分道教鸞堂與廟宇已表現出與一貫道合流的趨勢。

一貫道與佛教:臺灣佛教僧團的發(fā)展,使佛教教團擁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,對于一貫道這種以雜糅各個宗教教義為幌子兜售私貨的羅教后裔,佛教僧團采取了堅決抵制一貫道的措施。

一貫道與基督教:基督教教會將一貫道作為異端與拜偶像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