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皮-飛外

異名:白桐皮(《藥性論》),水桐樹皮(《瀕朔集簡方》),桐木皮、泡桐(《綱目》)。

基源:為玄參科泡桐屬植物白花泡桐或毛泡桐的樹皮。泡桐屬有7種,均產(chǎn)于中國,有的種類,現(xiàn)已在世界各大洲許多國家引種栽培。本屬在中國有6種入藥。

原植物: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(Seem.)Hemsl.,毛泡桐Pauloenia tomentosa(Thunb.)Steud.

形態(tài):白花泡桐為喬木,高達30m。樹皮灰褐色;幼枝、葉、花序各部和幼果均被黃褐色星狀絨毛,但葉柄、葉片上面和花梗漸變無毛。葉柄長達12cm;葉片長卵狀心形,有時為卵狀心形,長達20cm,頂端長漸尖或尖頭,其凸尖長達2cm,新枝上的葉有時2裂。下面有星狀毛及腺,成熟葉片下面密被絨毛,有時毛少至近無毛?;ㄐ颡M長近圓柱形,長約25cm,小聚傘花序有花3~8朵;萼倒圓錐形,長2~2.5cm,花后逐漸脫毛,分裂至1/4或1/3處,萼齒卵圓形至三角形狀卵圓形,至果期變?yōu)楠M三角形;花冠管狀漏斗形,白色,僅背面稍帶紫色或淺紫色,長8~12cm,管部在基部以上不突然膨大,而逐漸擴大,外面有星狀毛,內(nèi)部密布紫色細斑塊;雄蕊長3~3.5cm,有疏腺;子房有腺,有時具星毛,花柱長約5.5cm。蒴果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,長6~10cm,頂端之喙長達6mm,宿萼開展或漏斗狀,果皮木質(zhì),厚3~6mm。種子連翅長6~10mm。花期3~4月,果期7~8月。(圖見《中國植物志》.圖13)

生境與分布:生于低海拔的山坡、林中、山谷及荒地,越向西南地區(qū),則分布海拔越高,可達海拔2000m。分布于河北、陜西、山東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野生或栽培。越南、老撾也有分布。

毛泡桐與白花泡桐的區(qū)別為:樹冠寬大傘形;小枝有明顯皮孔,幼時常具粘質(zhì)短腺毛。葉柄常有粘質(zhì)短腺毛;葉片心形,長達40cm,頂端銳尖頭?;ㄐ蚪鹱炙?;花冠紫色,漏斗或鐘形,長5~7.5cm;在離管基部約5mm處彎曲,向上突然膨大。蒴果卵圓形,幼時密生粘質(zhì)腺毛,長3~4.5cm;果皮厚約1mm。種子連翅長約2.5~4mm?;ㄆ?~5月,果期8~9月。(圖見《中國植物志》..圖10)通常栽培,也有野生,海拔可達1800m。分布于遼寧南部、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。

含有酚性甙,包括Acteoside、松柏甙(Coniferin)及紫丁香甙(Syringin)。

Planta Med 1982;46(3):145。

主治:痔瘡,淋病,丹毒,跌撲損傷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“主五痔,殺三蟲?!?②《別錄》:“療奔豚氣病?!?③《藥性論》:“治五淋,沐發(fā)去頭風(fēng),生發(fā)滋潤?!?④《綱目》:“治惡瘡,小兒丹毒,煎汁涂之?!?/p>
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15~30g。外用:搗敷或煎汁涂。

單方應(yīng)用:①《補缺肘后方》:“治傷寒已六七日,熱極,心下煩悶,狂言,欲起走:桐皮削去上黑者,細擘之,長斷,令4寸60g。以酒100ml,水200ml,煮取200ml。去滓,頓服之。當(dāng)吐下青、黃汁數(shù)升?!?②《瀕湖集簡方》:“治跌撲傷損:小桐樹皮(去青留白),醋炒搗敷?!?③《河南中草藥手冊》:“治牙痛,牙齦腫痛:泡桐樹皮(去粗皮)30g,(溫柔干凈的網(wǎng)名有哪些:1、盈手贈佳期2、夏樹繁花3、零皮冰點4、薄荷微風(fēng)的夏5、與日暮同輝6、情歸何處7、聲音好聽8、起司奶香貓9、美人如玉)白礬6g,癩蛤蟆1個。水煎服。” ④《新編秘方驗方匯?!罚骸爸蜗x傷:桐樹皮1塊,貼患處?!?/p>